Skip to main content

餐旅管理研究所推甄 (師大/輔大)






     大學畢業之前我對未來感到很迷惘,也認為自己不會再繼續升學。當時的想法是先到德國打工渡假,走一步算一步。到了德國之後一邊學德文一邊找工作,也有考慮過在德國念研究所,但是德國學制比較硬,對我這種大學念歷史系,研究所想念完全不相關科系的人來說,需要重讀大學學分(費時三年),加上準備語言入學考試,等到研究所畢業可能也需要至少5年。
 

    因緣際會之下,某次在德國大學圖書館讀書的時候遇到一個來念研究所的科威特人(長得很壯眼睛是清澈碧綠的帥哥),雖然我完全不認識他,但是第一次聊天他就給了我一個強而有力的建議:想在德國找到好工作,念研究所是必經之路。
  沒念研究所,外籍人士如果沒有特殊專業能力,想要找到報酬良好的工作是難上加難。(當然打工渡假的打工是不難找,但若是要高薪正職,學歷也是很無奈的重要,尤其你的工作跟學習的專業是必須要有連結的,簡單來說我歷史系畢業想找跟歷史系無關的工作很難)

  確認志向之後我很快的就決定要準備推甄餐旅管理所。理由應該不難聯想,我從小就一直很喜歡服務人群跟煮飯(這個部落格就是完全出自我個人對烹飪的熱愛而生)。大學念歷史系的時候從沒想過可以有再一次選擇人生方向的機會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,自己做的ˊ重大選擇。
  (沒錯,國中畢業是我媽填的推甄表才上中山女高,當初一點想法也沒,高中畢業指考考太爛,完全不想看自己的分數,也是我媽填的志願表,上中興歷史完全是一個既來之則安之的選擇)

    既然選擇了就要全力以赴,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但是發現推甄這類系的研究所心得不多。所以準備方向完全是自己亂摸索,沒有學長姐可以問,也不認識任何這類學群的老師教授。

  我靠的只有大學一個朋友給的自傳跟研究計畫(而且是完全不同領域的),心裡大概有個底要怎麼寫,其他就是自己想。

  但我也是一個很懶惰需要鞭策的人,看很多勤奮的人半年前就開始準備,懶一點的三個月前開始準備。我呢....幾乎可以說是前一個禮拜才開始認真準備,期限的前一天才生出來。(小羅在旁邊急的跳腳,我還在忙著煮飯逛市集,說是要資料蒐集)

  當然在國外準備推甄資料有一定的難度跟不方便之處,感謝我媽在台灣幫忙我送件跟裝訂,我只需要把資料都傳給她就好(還有成績單申請,寫信拜託教授幫忙寫推薦信),搶在複試名單公布前訂了回台灣的機票,兩場口試一結束就立刻回德國。


  當初在準備申請資料的時候,我是蠟燭三頭燒,早上七點起床上四個小時德文課,下午回家煮飯吃飯準備推甄資料三個小時,晚上五點開始工作到十一點回家,真的累的跟狗沒兩樣。有空的時候還要寫部落格寫食譜,攝影後製等等,這種生活很充實但也很需要耐力,很高興我熬過來了。


  鑑於網路上資料不多,我把我的心得寫下來分享給需要的人。

   首先,我很高興我的大學生活非常精彩,不但有豐富志工經驗還有很多國際交流,剛好又因為興趣修了三種第二外語,加上參加系學會,所以我的自傳算是蠻容易就可以寫的很豐富,專業證照部分我大三的時候去考到外語領隊跟導遊的執照,比較吃虧的是我沒有去考英文檢定來證明我的英語能力(因為目前還不需要,只靠一張高中去考的英檢中高級就混過大學了),也沒有修過任何管理行銷之類的課程。

 自傳部分先寫一張簡單明瞭的簡歷,按照社團/志工/工作經驗等等等類別排序,再條列式的寫。自傳我沒依照時間排序,而是照類別排序分段來寫,很多人建議重點部分要特別紅字/畫底線/粗體來強調。但我天生臉皮薄所以只有非常少數部分化粗體(而且還是我覺得不怎麼重要的部分)

我是先去查了各校(我只報考兩間)一些核心目標是什麼,就盡量朝他們的方向去寫(但是要符合事實)。自傳的部分一個晚上就搞定,只剩下比較麻煩的研究計畫。

參考了歷屆論文題目之後,幾乎還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要寫什麼。忽然想起一年前獨自在等捷運的時候腦中曾經閃過的想法,雖然有點大膽,但我還是放手去寫了(大膽到幾乎沒有相關資料)。研究計畫我有歷史系上教授之前分享給全系的大綱:

研究計劃組成部分
  1. 研究動機
  1. 這個計劃與過去碩士論文有無關聯性?
  2. 突顯選題的重要性,賦予研究意義並能說服委員
  3. 題目建議新穎性(例如屬於跨領域的研究)、可讀性與學術性兼顧
  1. 研究現況回顧
  1. 學校與此主題相關的核心與週邊研究(可查詢全國博碩士論文網,google即有)
  2. 現有研究討論的縫隙與不足,尋找本研究計劃進一步突破、修正、補充現有研究的立足點
  3. 現有研究中未使用到的新、舊史料,或重新排列組合的可能性,也能突顯研究計劃的特殊性
  1. 預擬章節
  1. 初步涉獵史料後,準備探討的各章名稱(每一章都是未來探討的大方向),建議至少四章(緒論不算,至少需有三章)。
  2. 每章約2-3節,各節就是探討的子題。各章有深淺寬廣的內外連結,更能說服委員,認為這是結構較完整、嚴謹的研究計劃。
  3. 章節架構,甚至題目入學後都可修正或另起爐灶,不需要特別堅持己見,就說會依指導教授指導修改。
  1. 預期成果
  1. 可能可以完成的初想、假設論點。
  2. 為學界歧異的論點提出新解釋、折衷、解構或新解
  3. 未來此計劃還能持續延伸研究的各種可能
  1. 徵引書目


  1. 口試要看的徵引書目是「第一手史料」,不是別人的碩博士論文匯編
  2. 口試會注意考生對第一手史料的瞭解與掌握到什麼程度?如果列出的書目、史料,最好能真的看過或碩論曾系統性引用過。
  3. 徵引書目也要分門別類。一般列法是分「官書檔案」、「期刊論文」、「時人著作」、「專書」等,列法隨題目而異,此點謹供參考。

大致上就依照這個框架來寫,但是口試的時候被問到為什麼沒有研究內容只有大綱(心想不就是一個計畫嗎?又不是畢業論文發表....給個方向有標題應該就可以了吧?若是把內容的填滿了就可以稱是小論文不是計畫了吧?所以我直接回答我沒寫過類似的東西,是參考教授給的資料)

最後我用電腦弄了一張相關圖片集還有我的食物照片,作品集的部分大致如此。

資料交出去之後就開始的緊張等有沒有進複式,師大是25取8,再從8個人中取4個正取。所以並不容易,我知道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機會,所以我努力做好,但也抱持最壞的結果。(不然失落感太重)

登機前的最後一分鐘,我查了複式名單,很幸運的我在上面,回台灣四天之後我就前往面試。

面試當天我穿著簡單的純黑色洋裝,黑色包頭跟鞋,頭髮只是綁個簡單的旁分低馬尾。加上淡妝(一臉就是要去面試)

教授都是嚴肅型的,一開口就問我要來要用英文自我介紹。(我完全沒有準備,因為注意事項沒有提要用英文)但是我內心的鬥志被激發了,立刻接下挑戰,用英文講出跟我演練好幾遍都不一樣的自我介紹。

其中一個教授第一個問題就是:告訴我,你的英文是為什麼那麼流利?因為你只有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的證明。(這下我很高興他們要求我用英文自我介紹,不然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我真正的英文程度)

教授們的問題我幾乎都可以答,但是我覺得有些我答得很不好,尤其是他們問我研究所可以帶給我什麼的時候。這類型的問題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義正言詞(對!我就是想要這個學歷!對!我就是想學!)
我的面試完全沒有技巧,我只是非常誠實的說出我內心的想法,甚至當他們問我千古老梗"輔大師大你要選哪一間"的時候,我直接回答我不知道還需要考慮。(標準答案應該是:當然是師大!)但是我覺得既然他們都知道答案了為什麼還要問我,當下沒時間反應就直接說要考慮。教授都露出神秘的微笑

最後他們問我還有沒有問題的時候我甚至愚蠢的問了,想知道到底餐旅管理在學什麼。因為我覺得課程標題都很抽象。

教授全部停頓看著我,一臉不可思議,這時候鈴響了時間到,教授甚至沒回答我的問題就請我出去。

面試結束我的感覺是沒有什麼希望,但也不會很難過。因為師大跟輔大的課程比起來我覺得輔大似乎比較符合我的需求。但師大離我家很近,基於交通考量也很誘人。總之我已經努力過了,就等待成果。

放榜那天,一早六點就睡不著,每小時都去查一下榜單。最後早上九點放榜,盯著手機螢幕慢慢滑,最後看到我的名字,而且是正取三。

沒有想到竟然會是正取三,看來我的真誠態度跟熱情有打動教授,還有語言能力(我提到我用德文工作)跟社團經驗應該都有幫助到。最感謝的就是我的歷史系教授們,一收到我拜託寫推薦信的郵件,立刻親切的回復還給予我鼓勵,甚至幫我用限時掛號寄到我家,真的是非常非常感謝。

25取四能當然正取三不算太容易,我很高興我做到了,一個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人,熱誠真的很重要。研究所已經不能像大學一樣混學歷,必須是真的非常有興趣才有動力準備研究計畫,也才答的出教授的問題。


後記:
輔大25取8我正取6,算是還可以的成績。輔大的面試氛圍比師大輕鬆許多,但是前後有六個教授問問題,每個問題開口前都繃緊了神經哈哈。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one pan pasta 一支平底鍋義大利麵 /健康南瓜沙拉

無意中看到用一只平底鍋就能快速完成的義大利麵食譜,感到非常好奇,作法是如此的奇妙,但是成果卻很不賴,非常懶人非常省時也沒有油煙,以後應該會很常煮來吃吧哈哈

白酒香草蘑菇燉兔腿

第一次料理兔肉(兩隻腿3歐元),口感很嫩且無腥味,是很棒的肉食新選擇。